教科书式的网络营销案例,我们到底能学到什么?
网络推广
导读:这两年有哪些成功的网络推广营销案例,来看看这些成功的营销案例。
案例一:大白兔跨界案例
2019年5月23日,大白兔联合气味图书馆,推出大白兔奶糖沐浴乳、身体乳、护手霜等一系列产品,并且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大白兔作为国民老字号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1959年就出产的大白兔不仅是当下青年也是家中许多长辈的小时记忆,可以说大白兔这个品牌家喻户晓。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自身的不足和外部竞争诸多因素,让大白兔在原有糖果市场表现大不如前。新生代的孩子们提到糖果可能会很少知道大白糖,现在长大成人的原生代也把大白兔的有关记忆封存起来。但这次的跨界营销,大白兔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不是让原生代的大众认识它,而是从内心深处的记忆去唤醒他们。思路越清奇,跨界越大,创意越新,新生代大众就更加愿意了解产品,从而激发大众的兴奋点,满足消费者心理和消费需求。
实际上,类似这种的跨界营销,已经成为常态。所谓“旧瓶装新酒”,比如故宫彩妆、泸州老窖香水、马应龙口红……这几年来,许多传统品牌都在启动“旧瓶装新酒”,跨界联名,推出以新制造为代表的新国货,受到了大众的热捧,形成滚滚“国潮”。“守得住经典,撑得了新天。”已经成为一些传统品牌的营销口号。
案例二:中国移动《啥是佩奇》
2019年开年第一爆款的营销案例《啥是佩奇》。这只粉红色的小猪在开年,就戳爆了大众的心。《啥是佩奇》是一部电影广告宣传片,片子讲述的是一位乡下老大爷盼着儿孙一家回老家过年,爷爷打电话问孙子过年想要什么礼物,孙子说想要佩奇,爷爷却不知道佩奇是什么,于是开始了一场询问村里的人:“啥是佩奇”之旅。啼笑皆非的询问过程搭配着“硬核”的中国移动4G普及的广告,最后爷爷终于弄明白了佩奇是什么,然后用鼓风机,造出了一个“硬核佩奇”。影片一经发布,就在各大社交网络走红,创造了2.3亿播放量、16亿微博转发量的记录,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爆款案例。《啥是佩奇》为什么能火?这不仅有“小猪佩奇”自带的流量更重要的是它踩中春节这特殊的节点,一下击中了不少人对亲人、回故乡阖家团圆的渴望之心。
案例三:“借力打力”涪陵榨菜
2019年8月,被台湾“名嘴”黄世聪嘲讽大陆人吃不起的涪陵榨菜,借势营销大火了一把。继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梗之后,大陆人吃不起榨菜成为了一个新梗。原视频上传到了大陆网络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不到两天,微博的话题阅读量就接近7亿。网友们纷纷以“吃不起榨菜”和“吃榨菜炫富”为主题,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对于这种天降热点的事件,作为品牌人来说就该“借得东风成万事”,进行品牌的高光宣传。而事实是涪陵榨菜也确实这样做的,主要有两方面:
一、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涪陵榨菜事件”严肃说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政治事件。无论怎样回应,都要立足于正确的价值观,表明坚定的政治立场,涪陵榨菜的回应就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之心。
二、话题要有互动性。热点信息本身就具备“用户参与感”,因此延长话题热度也必须充分考虑用户的参与感,让用户把你的品牌当成话题,才能成功的延续热度。就像此次热点事件中,“吃榨菜炫富”就十分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感,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自嘲和转发。
说完近两年的我说个久远的
案例四:陈子昂的自我营销
自隋朝以来,科举盛行。唐初的科举中有一位叫做陈子昂的考生,就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位,连续参加两次考试皆不中第,于是第三次就托人自我营销,让托在东门卖琴非尤善琴且愿出资百万者不卖,时间一久就成了当时京城的热点,每日都有人来观看,当热度发酵到一定时候时陈子昂就举财百万买琴,并且对观看人群说自己会在西楼弹奏,而且非达官贵人不弹,当达官贵人都到了时,陈子昂却说自己不会弹琴但文章写得不错,于是当场把琴砸了,拿出自己的锦绣文章,来往者均称赞不绝。待到科举时便一举中第。
由此看出古人的智慧并不比我们低。以上的所有成功案例都可从:天、地、人的角度做出解释。
大白兔案虽无天时,但在中国经营几十年有着充分的地利,结合当下年轻人心理和消费需求便即为人和,完成轰动一时的联名跨界案。
《啥事佩奇》案,临近春节占尽天时,中国移动的普及率和《小猪佩奇》自带的流量既是地利,而过年回乡亲情团聚又是占尽人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涪陵榨菜案也是:两岸关系即为天时,乌江涪陵多年的市场推广即为地利,网民的议政之好即为人和。
而陈子昂案,没有天时、地利却人为创造人和也能成功。所以典型的成功案例不仅是一个个津津乐道的故事更多的是案例中可学到的商业操作。
如果还想了解“教科书式的网络营销案例,我们到底能学到什么?”相关问题,可以联系官方电话,也可以点击屏幕右侧的咨询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