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四种常见的写作结构,教你写出10w+文章!
写作
导读: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写的文章更有条理呢?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人说,某某人表达能力不行,思路不清晰,说了半天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
写文章也一样,经常会出现写的文章很长,内容很多,表达也很准确,但是没有条理,这样的文章阅读完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且工作中,可能经常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写出来的东西胡子眉毛一把抓,看不到任何条理。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条理,看起来井井有条。
逻辑清晰的文章让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眼就能够看出文章的重点内容。文章的结构清晰,读者阅读文章就也容易能跟上作者的思路。
可能很多人会问,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写的文章更有条理呢?
要想写好文章必须要关注文章的结构和框架,如果你经常阅读一些公众号的文章就会发现新媒体的文章,很多结构都是差不多的。
今天就大家分享四种常见的写作结构,分别是:总分总结构;并列式/清单式结构;递进式结构;还有最后一种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SQA结构。
如果你掌握了这些结构,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直接套用结构就可以了。
第一种结构:总分总结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第一种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熟悉的写作框架,对大部分文章都是通用的结构。你在写文章的时候,有运用总分中的结构吗?
总分总是一种三段式的结构,也是符合人类记忆的一种结构,在开头阐述一下文章的主题,表明中心论点;中间部分阐述论点或者是讲故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结尾再呼应一下开头,升华主题。
在“分”的部分,根据不同的素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说并列方式、递进方式、对比方式等等。
1、如果素材之间是并列关系,那么就采用并列的写作框架。
比如:常见的自媒体解读结构并列讲三个故事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如果素材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就要理清楚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哪个素材先哪个素材后写,不要颠倒了顺序。
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先介绍是什么?再介绍为什么?最后说怎么办?
3、如果素材之间是反差的关系,可以用对比结构来写。
比如:先写正面的素材,再写反面的素材。
确定好文章的结构,相当于搭好了骨架,接下来就是填充血肉,把文章的素材,放到合适的位置。
举个例子,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讲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结构来写的。
在开头作者先引用名人名言的方式,点明习惯的重要性,然后引出文章的主题,想要改变自己,不是打打鸡血就可以,需要日复一日的持续行动,需要的是良好的习惯。
接下来是分论点,用递进的方式来讲述,以前培养习惯失败的例子,说明养成习惯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讲述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习惯,以及习惯培养的三个阶段和具体的方法。
最后讲述养成习惯后的复利作用,以及每日写作的习惯,带给作者的改变。
文章的结尾部分再次总结和点题,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时间是最公平的,你把时间用在了哪里,就会有相应的收获。
这就是用总分总的方式来写一篇文章,读者会对文章的主题和结论印象深刻,因为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强调。
第二种:并列式/清单式结构
接下来我们来讲第二种结构,并列式或者是清单式结构;
这种结构跟我们列清单是一样的,一条一条列出来,它的特点是每个观点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各自独立的,没有轻重之分,他们共同作用,共同为主题服务。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能看得更加直观了,比如说篇文章《生完孩子老公要求AA制:婚姻里最该分摊的不是钱财,而是这4件事》看到这个标题我们就知道,文章会写四件事情,那这四件事情就是并列的关系。
作者在正文中提出了夫妻应该分摊的四件事情:
共同做家务事,对AA制最好的诠释;
一起带娃,是对AA制起码的尊重;
互相疼惜,是对AA制最好的保障;
互相给惊喜,是对AA制最好的升华。
这就是很明显的并列的结构,而且这四件事情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基本也了解了,并列式结构的特点,这个结构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我们在文章中也用得很多,如果你拿不准该用什么样的结构,那这种结构就是最保险的。
写作的时候列出你的主题,然后找几个并列的观点,分成几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都是用故事加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叙述,最后在结尾点题升华。这样就可以写出一篇并列式结构的文章。
要注意的是,你在论述每一个小部分的时候呢,最好进行一下对比,可以用正面的例子,也要用一下反面的例子,这样的让文章显得更有说服力。
第三种结构:递进式结构
讲完了并列结构,我们再来看第三种递进式结构。文章的内容逐层深入,就像是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深入。
相对来说,这一种结构比并列式结构要难一些。因为各部分之间的不再是没有轻重之分了,而是一层比一层深入,需要我们的思考更有深度,我们的境界更加能够让人信服,这样才能写出层层递进的文章。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一篇文章《河北40名大学生被退学教育部表态学生对自己不负责将付出代价。》
作者一开始用了河北40名大学生被退学的例子,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生对自己不负责将付出相应的代价。
后面用了四个小标题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一点,你所厌恶的学习环境,是别人无法企及的梦想。用了正面的素材和反面的素材来对比,用学习的苦和工作的累做对比,突出证明自己的观点,让读者知道读书,虽然苦却是最容易走的路。
第二点,你现在厌恶学习,那是因为你没有吃过社会的苦。用一些素材和排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尤其是那些在社会上吃过苦的人,他们会不会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好好上学呢,然后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观点。学习虽枯燥,但是和社会的残酷相比显然太过轻松。
第三点,“读书无用论”是世界上最荒谬的谎言。可能那些被退学的学生心里他们觉得读书是无用的,而作者用一些素材和观点反驳了这样的观点。对“读书无用论”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这是作者观点的进一步深化。
第四,别抱怨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最后一段进行了总结和呼吁,对主题进行了拔高和升华。
告诉读者: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努力的过程居然很痛苦,但是,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整篇文章看下来,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到核心。做的论证也是非常的有力,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素材,都是围绕主题的观点展。
最后,在结尾的部分进行升华,让读者读完之后觉得非常有共鸣,尤其是那些正在读大学的大学生很容易被打动。
相对来说,毕竟是结构还是比较难的,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基本功和思考力。尤其是在观点的论证上,一定要层层深入,这对作者的要求就比较高。
刚开始写作,建议先把并列的结构掌握好了,然后再来尝试递进式的写作结构,也就是说,先把基础打好了,再进行更深入的写作。
第四种结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SQA结构
我们再来看第四种结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SQA结构
这也是自媒体文章中常见的写作结构,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构,用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SQA模型来代表这种结构。SQA模型分别是Situatian情景,Question问题,Answer解答。
开头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场景切入,然后提出引起这种情景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给读者明确的建议。我们通常所说的干货文,很多都是用这种结构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说这一篇文章《孩子智商和情商更重要?你错了,睿智的父母更在意“逆商”的培养》
开头作者用了朋友家孩子的例子,因为考试不理想就不想上学了,然后引出了要论证的话题:智商情商都高的孩子,他们的逆商更需要父母的关注。
下面第一部分就来介绍什么是“逆商”,从四个维度:掌控感、担当力、影响度和持续性来阐明逆商的含义。
第二部分就分析逆商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可以让孩子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让孩子理性地面对失败,还给让孩子获得逆袭的能力。
最后一部分是提出措施,父母要怎么样培养孩子的逆商,不要人为的制造逆境;要鼓励孩子,而不是只有表扬;孩子没你想的那么脆弱等等。
结尾进行了总结和升华。根据SQA模型结构写的文章逻辑很清楚,作者的思路也很清晰,我们读起来也是一目了然。
写这种类型的文章,对作者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作者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并且提出的措施要和分析的原因相对应。
许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提出的措施比较假大空,放在任何一篇文章里面都适用,没有具体的针对性。
而分析的原因呢,也比较空洞。这样就会显得文章,没有深度,也不实用。
所以,在用这种结构的时候,最好是有一些权威的理论,像心理学的一些实验之类的,结合这些去分析原因,给出措施,相对来说就会好一些。
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读一些书,尤其适合自己的写作领域相关的书
从书中找到原因和措施,扩大自己的认知和视野。
但是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书中的内容,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我们可以引用书中的内容,但是引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明作者以及书籍,这样是对版权的保护。
下面就总结一下今天给大家分享四种常见的写作结构,分别是:总分总结构;并列式/清单式结构;递进式结构;还有最后一种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SQA结构。每种结构都给大家举了一篇文章作为例子进行参考,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去阅读下这四篇文章,后期大家好好练习,并且运用这四种写文章的结构,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
如果还想了解“分享四种常见的写作结构,教你写出10w+文章!”相关问题,可以联系官方电话,也可以点击屏幕右侧的咨询按钮。